非一般的襄阳 | 用摇滚rap唱非遗,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 XIANGYANG FEIYI
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一般的襄阳
华侨城·襄阳非遗奇妙之旅
当“吹打敲唱”对话摇滚说唱
当传统非遗遇上新潮玩法
会带来哪些出其不意的惊喜?
襄阳华侨城&襄阳广播电视台联合定制专属非遗栏目“华侨城·襄阳非遗奇妙之旅”6月10日襄阳2套经济生活频道《欢乐驾到》已正式开播
今天是第11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看看一群有意思的年轻人如何在古今交融间以音乐打破时空次元壁带你徜徉非一般的襄阳
沮水呜音遇上摇滚说唱
这波跨界玩得真溜
在襄阳华侨城与襄阳广电的联手“撮合”下,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的沮水呜音与新生代本土摇滚乐队邂逅,在截然不同的传统吹打音乐与现代潮流音乐之间,开启了一场出其不意的碰撞与融合。沮水呜音,是流传于湖北省保康县沮水流域的一种民间吹打音乐。由长号、呜音喇叭、锣鼓、镲子、木鱼、竹笛等乐器组成,其中最有特点的呜音喇叭,比普通喇叭长许多,发出的声音低沉郁闷,有“庄严肃穆、诡谲幽暗”的韵味。
◎ 沮水巫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诗人乐队则是一支襄阳本土的年轻摇滚乐队,他们从襄阳本土生活经验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原创摇滚歌曲《襄阳赋》,以新潮灵活的说唱表达,用音乐诉说襄阳。
◎ 楚文化鼓盆舞那么,当老诗人乐队遇上沮水呜音,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这群有着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使命感”的年轻人,大胆探索文化精神内核,溯源传统文化背后的创造力。他们尝试用呜音演奏中常用的小号、喇叭、锣鼓等乐器演绎摇滚节奏,融入古老的呜音腔调,带来了奇妙而又让人热血沸腾的氛围感。
创新传播方式
解锁非遗新体验
非遗艺术要活在当下,需要守正的同时也要创新。“只有在传播方式上与时俱进,不断提升非遗文化的可见度和影响力,才能让非遗文化真正的走向大众。”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议。华侨城在发展中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更加注重在保护传承的前提下创新传播方式,借助年轻人的力量,推动非遗跨界融合,“解锁”非遗新玩法,为非遗注入新的生命。一边是深厚积淀的传统音乐,一边是新锐灵活的摇滚说唱,两种开放的艺术形态在这里相逢,以音乐嫁接传统文化与新生力量沟通的桥梁,以古今交融去打破次元壁,拉近传统非遗与现代都市生活之间的距离,将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带到大众眼前,让年轻人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唤醒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非遗文化的守护与传承,离不开“耕耘者”与“守望者”的共同努力。作为中国文旅产业领军者,华侨城在旅游消费升级和文旅加速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襄阳华侨城积极践行集团战略,以“非遗+文旅”的创新模式走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今年,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也将引入丰富的非遗表演,开展非遗系列活动,将非遗项目与高质量文旅产品相融合,不断满足当今人民多元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让非遗“走进”百姓的美好生活,助力襄阳非遗文化新生,为城市创想全新的文化图景。—END—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