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迭代,向星而居|交通焕新,领秀时代速度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城市交通的变迁是一个时代发展最直观的体现。时代交汇的繁华,源起于城市不断兴盛的交通路网,多维动脉进阶,筑造全新生活方式。遍览襄阳交通的时代变迁,见证交通带动经济、文化、商业等多元化价值腾飞,记录千年古城的繁华流转。
时代先行
桥启新繁华
襄阳自古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美誉,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襄阳城市发展早已日新月异。桥对于襄阳而言,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起,也联结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情怀。
1970年,汉江一桥建成通车,结束了襄城、樊城隔江对望,只能依靠摆渡出行的方式。不仅缩短了襄城、樊城的距离,更促进了襄阳经济的快速发展。
1992年汉江长虹大桥(汉江二桥)建成通车,成为襄阳第二座跨汉江桥梁。汉江二桥的建成,有效缓解了汉江一桥的交通压力,打通了制约全市发展的交通瓶颈,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汉江一桥、二桥也成为城市繁盛风景名片,襄城、樊城也随之繁盛兴茂,发展为中心城区,同时也将这座水韵城市,凸显得大气又有格局。
随着襄阳“一心四城”城市规划战略落地实施,着力建设交通道路体系,2013年卧龙大桥、东津大桥顺势而起。卧龙大桥的建成,标志着襄阳市内环线基本贯通、形成闭合,在襄城、樊城、襄州与东津之间形成了一条快速通道。东津大桥连接襄城、跨接鱼梁洲,将东津与襄城、鱼梁洲、樊城紧密连接起来,对加快“一心四城”城市格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随着城市东进加快推进,东津新区崛起在国际都会发展的大道上,时代在呼唤一座更加现代化的大桥,助力新区腾飞,六两河大桥应运而生。六两河大桥是东津新区连接襄州区的重要快速通道,串起了襄州、东津人民的新生活、承载着东津新区的崛起和古城襄阳的复兴。
动脉革新
聚引城市脉博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为顺应襄阳新时代城市规划发展,作为国家大动脉的铁路,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动车,从襄阳人民最为熟悉的襄阳站到襄州站,再到现今的襄阳东津高铁东站,襄阳的铁路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2019年11月,汉十高铁开通,标志着襄阳正式迈入高铁时代,约1小时到达武汉,郑万高铁襄阳至郑州段已正式运营,约2小时到达郑州,全线(预计2021年年底全线通车)贯通后约2小时到西安,约4小时到达北京、成都。2020年9月1日,襄阳东站开行始发至广州南站、上海虹桥站的高铁,襄阳约6小时可达广州、上海两地,约3个小时到达长沙,拉近了城与城之间的距离,形成城市资源的交融互通。
东津新区强势崛起,彰显着城市腾飞的抱负;加之西武高铁、呼南高铁、郑贵高铁,襄阳“米”字型高铁格局逐渐呈现,重塑“七省通衢”交通枢纽地位,成为省内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高铁枢纽。
新区崛起
纵时代枢纽
对于一座城市的跨越式发展,都将伴随着交通、产业的跃迁,功能升级带动城市中心逐渐向其他区域延伸和转移。
借势“一心四城”时代发展战略红利,东津新区加速崛起,相较于襄城、樊城等其他城区,交通进程突飞猛进,多维立体交通助力东津新区擎领时代浪潮,对接国际视野。内环线提速改造,堪称襄阳“史诗级”立体交通工程,涵盖桥梁、高架桥、立交桥等,有望2022年6月全线贯通,意味着襄阳即将新增一条半小时交通圈;
东西轴线建成之后将连接樊城、鱼梁洲、东津新区,贯通城市脉络,引导城市向东拓展,目前东西轴线鱼梁洲段项目开始干坞注水沉管试浮检测,迎来关键节点;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目前已初步完成,规划预计共5条主线及3条支线,呈“十字骨干+L线扣环+放射”结构,未来将带动促进东津新区与襄城、樊城、襄州各城区的紧密联系;
东津大桥、六两河大桥、唐白河大桥已然通车,东津湾大桥、苏岭大桥已规待建,未来将带来五桥纵横的区域交通格局。
迭代升级
赋人居新篇
东津新区作为目前襄阳交通路网的“顶配”,承载着城市未来的发展。随着城市骨架日益壮大完善,各级现代化交通枢纽进阶,东津新区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将成为现代化国际枢纽高地,独占襄阳鳌头。
当时代朝向折射于城市交通发展面貌焕新,也意味着更具活力与创造性的人居封面的迭代。宏泰越秀·星汇城择址东津新区价值高地,多维强劲枢纽在侧,辐射“襄阳东门户”国际化进程,执掌城市黄金动脉,纵享城市发展红利。
全民齐分享
一荐值千金
悦秀会推介成交较高享
5000元/套奖励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