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生长 | 艺术?玩具?功能物?解读公共艺术的多元新生

搜狐焦点襄阳资讯 2021-02-01 10:11:0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艺术?玩具?功能物? 这一切的疑问都来自于 作品《诸葛的风》 一把羽扇立于奇妙镇 将会生发怎样的奇妙体验 对话艺术家易超 走进本次公共艺术节作品 《诸葛的风》背后的故事 何为诸葛的风? 它是物的风、在地的风、能够被人联想的风、聪明巧妙不被人诟病的风。 艺术家希望通过这种表达,让受众感受到诸葛的睿智,

艺术?玩具?功能物?

这一切的疑问都来自于

作品《诸葛的风》

一把羽扇立于奇妙镇

将会生发怎样的奇妙体验

对话艺术家易超

走进本次公共艺术节作品

《诸葛的风》背后的故事

何为诸葛的风?

它是物的风、在地的风、能够被人联想的风、聪明巧妙不被人诟病的风。

艺术家希望通过这种表达,让受众感受到诸葛的睿智,时刻保持冷静,给大家带来一种能够感受到的幽默。

历史上诸葛亮与襄阳渊源颇深,诸葛亮15岁时随叔父依附刘表,从此便在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过上了躬耕陇亩的生活,历时12年。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即将再起羽扇之风,重现诸葛故事。

易超2010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居武汉,职业艺术家

听老城故事 慢享时光

Q:用三个词形容襄阳。

A:北方、历史感、慢生活

Q:用一句话,形容初次走入公共艺术节现场的感觉。

A:将自己丢到了一个沉浸的氛围中。

Q:创作营生活中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A:邀请了专家讲授襄阳历史、大家一起探讨各自的方案、轻松愉快的氛围、一口干掉的白酒、野外的房车。

◎白桦林奇妙夜

探索公共艺术新生

Q:哪个艺术风格对您的影响最为深刻?在您的作品中形成了怎样的个人特色?

A :就我个人而言,并没有哪个艺术风格或者流派对我产生了指导意义,我希望能够接受到更加多元的东西,现在还并不具体。

所谓个人特色可能是一种思维的习惯,会出现几个关键词:手感、材料、关系。

Q:您觉得公共艺术是什么?

A:目前我们的公共艺术一直在发生变化,在疫情的时候现实公共空间失效了,所谓的公共似乎是虚拟的公共或者说是互联网的公共,对于公共艺术我有个不成熟的比较:

一、互联网1.0=公共艺术1.0

早期互联网1.0时代早已经过去,它的表现是集中储存与投递或者说传达,比如电子邮件。公共艺术1.0也是“储存传达”了内容。

二、互联网2.0=公共艺术2.0

互联网2.0的特点就是交互,比如日常生活中微信、微博、抖音等软件。我们的公共艺术是否就是互联网2.0影响下的艺术呢?

◎互联网1.0、2.0、3.0比较

三、互联网3.0=公共艺术3.0?

近几年出现了互联网3.0技术,我在网上看到知乎一位用户回答互联网1.0、2.0、3.0的区别,他打了一个比方,我觉得很有意思。

“小李在搜狐看新闻,小张在微博和骂蔡徐坤的人掐架,我通过浏览器,每小时看5个广告,收获0.3个BAT代币,价值0.06刀。小李是Web 1.0用户,小张是 Web 2.0用户,而我,是Web 3.0参与者。”

我还了解到互联网3.0是后端革命,前端不会有变化,互动与界面还是和以前一样。

大胆设想一下公共艺术3.0,样式、体验等等都不会发生变化,但它的重点不是交互,不是传达,因为这在1.0和2.0已经成立了,这些只是参与到公共艺术系统中的某一个节点,这些节点构成了公共艺术系统感知的整体。我也想通过这次推送与大家探讨公共艺术3.0会成为什么?

在被封锁的日子里,我也在考虑另一个问题,公共空间被强制地关闭后,我们的公共艺术如何实践、如何建立有效性?

我试图从公共空间也就是互联网空间中去找到材料,并用电脑去创作作品,我认为这样的有效性可能是材料的来源,我从网上购买了模型,而制作这些模型的人则成为了我这件公共艺术作品内容和素材的提供者,他们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利用互联网这一公共空间去使用它。

在后期,这些作品也许会放置在某个公共空间中,那么作品的语义我想也不仅仅是图像、样式和材料,它从空间意义上发生了转变,从互联网的公共空间通过艺术家转到了现实的公共空间中。

Q:您本次参加2020襄阳华侨城公共艺术节的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什么?它和襄阳的关系是什么?是怎样和奇妙镇结合的?

A:首先,我不需要一个历史感很重的东西,在襄阳也不需要再去重复地、严肃地解读历史。

背景上它与所在地襄阳发生关系;体验上它是有趣好玩的,与奇妙镇定位是统一的;在空间中,它也应该是合适的,放置在我们所定的点位上。

Q:观众们会在怎样的情景下与您的作品相遇?您希望带给观众怎样的感受?

A:一切偶然的相遇都是奇妙的。我希望观众在紧张的时候感到放松,在放松的时候感到愉快,会心一笑。

打破陈规 创艺生长

Q:公共艺术强调生态环保,这在你的作品上是怎样体现的?也请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A:生态环保可以从重复利用、一物多用来解读。

《诸葛的风》,它既是艺术作品,也是一件玩具,或者是一个功能物。

◎ 《诸葛的风》示意图

Q:您怎样理解“奇妙生长”?再过10年、20年,您会怎样看待曾经留在奇妙镇的艺术作品?

A:我认为“奇妙生长”是有机的,跟随时间、空间、人群共同生长。我希望留在奇妙镇的作品不会过时!

Q:您对公共艺术节未来的期待?

A:如同孙振华老师所说,此次艺术节建立了一个公共艺术创作的机制,我期待这样的机制是“生长”的。在机制之下能够影响或者“限制”艺术家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创作出不同于工作室内的公共艺术作品。

城市不单单是一个坚硬的实体,历史、文化、艺术等为其注入了柔软的血肉,于是城市愈发的灵动与丰盈,以一种充满生机的姿态奇妙生长。

代表作品欣赏

· · 《决绝 

材料:家具、房梁、枕木

尺寸:可变

艺术家自述:“我将一切有用物掏空。”

◎ 《决绝》作品实拍图

· · 《 黑色系列-不到一克 

材料:美元、千分之一秤、桌椅

尺寸:根据桌子大小调整

《不到一克》用了两个千分之一的秤,去称两张美元的重量,其中一张被艺术家涂黑,影响了它的质量。同时,将两个正在工作的秤放在一个摆着4把椅子的会议桌上,暗指5个席位的其中一位将被讨论。

◎ 《黑色系列-不到一克》作品实拍图

· · 《 黑色系列-精卫填海 

材料:A4纸、快递盒子

尺寸:平米可变

圆珠笔在A4纸上“塑造”,使纸张受力而发生扭曲。用四周向上的弯曲来模拟出一片片波浪,将每一片“浪”放置在每一个盒子基座上(快递盒)。从雕塑本体来说,它暗示了每一片空间、位置,乃至发生的时间。借用古典神话来给其命名,创作的行为和神话故事成为对应。

◎ 《黑色系列-不到一克》作品实拍图

· · 《 确定的身体 》

材料:不锈钢

尺寸:200cm

身体的模糊感让艺术家想要去确定和纠正它。身体被尺子限制,同时也是一种解放。

◎ 《确定的身体》及局部作品实拍图

· · 《 目标靶 

材料:镜子、电控设备、金属房子

尺寸:根据台面调整

有控制中心,目标是将正方形的玻璃慢慢敲碎,或者将它们的边敲击成圆。

◎ 《目标靶》及局部作品实拍图

· · 《 公园计划 》、《环形废墟》(20万小组)

材料:私人瓷盘、金属网、结构胶、灯

2017年7月艺术家使用城镇拆迁遗留的私人物件营造出一座可移动的“公园”。

四年时间里“公园”游转过四座城市(北京、南京、重庆、杭州)。在反复呈现过程中,从私人到公共,再到私人,艺术家发现公共与私人之间存在某种变换规律,它们含混不清,甚至能够互相转变。

而去到深圳,艺术家决定对公园计划继续“拆迁”——去装修一个客厅。客厅是私人社交之处,是公共区域到私人区域的过渡和缓冲地带。客厅的鲜明特征是吊顶,使用“公园计划”的瓷盘,制作一件所谓“简欧风格”的吊顶,安装在美术馆的天花板。

◎ 《公园计划》作品实拍图

◎《环形废墟》作品实拍图

#PUBLIC ART#

万物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每个人都是变化之中的参与者。公共艺术在襄阳华侨城自由生长,不断探索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释放艺术多元与未知的魅力。

2020首届襄阳华侨城公共艺术节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但奇妙生长从没有停止,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都在这里孕育沉淀,蓄势待发,让城市未来充满想象。

10500元/平方米

在售 普通住宅 小高层 高层

华侨城文旅区内环南线华侨城创展中心 查看地图

2020年08月29日 70年

三居 四居 |115-304 m² 全部户型

400-156-0036 转 399198
微信扫码拨打
微信扫码,快速拨打
我要看房:近期看房活动,楼盘优惠信息通知我 已有60人报名
立即报名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