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联袂而来,文化襄阳奇妙生长(上)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看过油画《星空》,不一定会懂梵高;打卡卢浮宫,不一定会练就法式浪漫;面对断臂维纳斯,不一定会领悟优质哲学……
每件作品都是艺术家创造的梦境微世界,要想探访艺术世界的中心,有什么能比对话大师来得更直接?
2020首届襄阳华侨城公共艺术节,20位高级艺术家奇遇襄阳,大师论坛、艺术漫赏、驻地创作……
让奇妙种子在城市自由生长。
排名前列批艺术造梦家名单现在发布,让我们一睹为快!
●○○
城市观察员——傅中望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 |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
O C T F A B P U B L I C A R T F E S T I V A L
◎代表作:《楔子3号》
傅中望直接将10个楔子“插进”美术馆的外墙建筑。通过构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异样感,来隐喻某种意料之外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傅中望作为社会的观察者提示着人们要像“楔子”一样,尖锐,固执,自我批判。
●○○
材质感知者——娄金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器物雕塑工作室教师
O C T F A B P U B L I C A R T F E S T I V A L
◎ 代表作:《墙》
把水泥装入柔软的塑料袋,堆积固化成一堵坚固的水泥墙。这两种材料跟随着城市,形影不离,犹如一堵墙。娄金敏锐地感知着建筑水泥堆积的坚硬,与人们心理状态的柔软,用最合适的艺术材质呈现柔与刚的矛盾。
●○○
跨媒造梦师——张增增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跨媒介工作室青年教师
O C T F A B P U B L I C A R T F E S T I V A L
◎ 代表作:《声之形》
肥皂泡,舞鞋和信纸都可以做为传递艺术概念的工具,张增增的作品是跨媒介艺术品的合辑,总是充盈着梦幻的质感。他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构造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当人们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一个现实的梦境。
●○○
城市体验官——握手302(团队)中国美术学院硕士 | 美国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硕士 | 职业艺术家等
O C T F A B P U B L I C A R T F E S T I V A L
◎ 代表作:《闯深圳》
对许多“深漂”来说,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是大大城市里的小小容身之所。握手302将自己假定为一个刚刚在深圳落脚的打工仔,体验在城市中的生存。团队开始反思,城中村是没有跟上城市脚步的“掉队者”;然而,对于深漂来说,低生活成本也给了“深漂”喘息的空间,也给了他们做梦的机会。
(握手302团队成员:吴丹、张凯琴、马立安、雷胜、刘赫)
●○○
历史指路人——易超中国美术学院硕士 | 职业艺术家
O C T F A B P U B L I C A R T F E S T I V A L
◎ 代表作:《世界,世界》
看似废旧的金属,曾经有无可替代的生产功能——在工业建设历程中,不仅是工业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城市的见证者。借助这件废旧金属堆叠的公共艺术作品,易超不仅在诉说城市历史的辉煌,同时也以艺术的方式见证当下、指引未来。
●○○
时光重构者——曾令香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O C T F A B P U B L I C A R T F E S T I V A L
◎ 代表作:《结绳非记事》
《结绳非记事》试图用方与圆的造型,将稻草的韧性与手工的温暖相连。当它被放进城市空间,融入居民生活之时,它不仅能唤起身处城市的我们对自然的记忆,更能让我们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
温情摆渡人——李娜四川美术学院硕士 | 职业艺术家
O C T F A B P U B L I C A R T F E S T I V A L
◎ 代表作:《婚房...》
棕丝做成婚房,消失的囍字,简陋的婚床...看似美好,实则虚无之境。作品旨在探索材料和现实相对应的一种可能性。
●○○
生态探梦员——汤杰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
O C T F A B P U B L I C A R T F E S T I V A L
◎ 代表作:《石头计划》
汤杰的作品总是用水、木、沙石等等探索着人生、宇宙万物自然规律。他认为物也是叙事者,每一件自然物都存在其自身的力量;他利用自然物体的创作不仅是对生态的回归,也是在尝试自然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
空间砌梦家——赵明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副教授 |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工作室主任
O C T F A B P U B L I C A R T F E S T I V A L
◎ 代表作:《城市魔方》
我们熟悉的生活角落,就是赵明艺术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她通过对棚户区居民及其生活场景的再创作,让艺术作品与城市的公共空间相连,为人们构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艺术场域,她是忠实的记录者,更是在生活上搭建艺术空间的建筑家。
●○○
场景动效师——赵生帆天津美术学院景育民工作室新媒介艺术家
O C T F A B P U B L I C A R T F E S T I V A L
◎ 代表作:《共享单车》
赵生帆试图将静态观赏的作品拓展到可参与的动态雕塑作品。只有人们骑上“共享单车”以后,才是一件完整的动态雕塑作品,才能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市民在运动娱乐的同时从中产生思考,这时作品才抵达了目的地。
筑梦师正在集结
用奇思艺想点亮襄阳
下一批名单也即将揭晓,敬请期待
—END—
艺术家名单不分先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