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新消息!2020年楼市走势定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12月23日,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对明年楼市调控再次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并重申“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变。专家称,2020年房地产调控将坚持稳为主题。
会议上,住建部表示: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着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调控的体制机制。
与往年相比,今年住建部会议有五大关注点值得期待:
1、创下了历年之最,住建部连提20次“稳”
往年提及楼市稳定,就是大家熟知的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提法。但今年,住建部进一步提出“坚持稳字当头”,态度无疑更为清晰,进一步排除大涨大跌的可能性。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是与GDP增速保持一致,不使房价过快增长,是全国市场有涨有跌但整体平稳的格局。
2、“房住不炒”首加“长期坚持”,再提“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与往年相比,之前的“坚持房住不炒”犹在耳畔,这次则斩钉截铁的多了“长期坚持“。这不仅传递出中国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更会作为长期的政策指导原则,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积极、平稳有序的发展。
中国楼市是典型的政策市。短期,楼市调控有松有紧十分正常,紧缩之后的松绑也在意料之中。但在长期,楼市政策的基调再不会轻易发生变化。政治格局有多稳定,这一原则就有多坚挺。
3、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成绩来之不易。
在本月17日的住建部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强调,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成绩来之不易。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是对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贡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定力,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这里面传递的信息十分清楚:过去几年经过政策各项调控,房地产平稳的成绩来之不易,保持稳定就是对宏观经济的重要贡献,维持现有局面是各方共识。
4、棚改终于再次现身,2020年形势仍不明朗
有关部门表示:严格把握棚改范围和标准,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
据住建部通报数据,截至11月底,全国棚改已开工315万套,超额完成289万套的目标任务。这一数字,与2018年626万套的实际开工量相比,实际上还是相当于“腰斩”。至于作为三四线楼市较大支撑的棚改货币化,则基本未见提及,各地的货币补贴也基本回到了冰点。
根据三年棚改攻坚计划,2018年到2020年改造各类棚户区1500万套,其中2018年已改造626万套,2019年超过315万套,2020年剩下还有500多万套。这500多万套棚户区,将会是这一轮棚改的收官之作。
不过,在失去央行PSL等基础货币的支撑、失去棚改货币化的支持之下,依靠发债、依靠住房实物安置的棚改,未来是何种形势,仍不明朗。
5、民生当头,“旧改”被反复提及。
住建部表示,将旧改纳入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可见,旧改将会是2020年的重头戏。
旧改,又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与棚改不同,棚改是棚户区改造,走的是大拆大建的思路,三四线城市占主流。而旧改则是小修小补,主要以加装电梯、加建停车场、改造水电气路光纤,一二线城市为多。
将旧改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再次显示了旧改的民生底色。旧改对标的是房龄超过20年的城镇老旧小区,一般建于2000年左右,公共设施落后。在北上广深及众多二线城市的老城区,存在大量这样的小区,自然都在旧改之列。
无论是简单的翻新外立面,还是改造水电管网,抑或加装电梯、加建停车场,这对于土地开发早已停滞、城市拆迁停步不前的老城区来说,显然是难得的利好。
城市向来喜欢在新城大举开发,在一张白纸上描绘蓝图,既不存在阻碍又能迅速产生政绩。而对老城区,拆迁困难重重,改造困难重重,难以创造新投资和GDP,自然不愿主动推动。
过去几年,许多一二线城市都遭遇了“老城衰败”的共同问题。这一次旧改,恰恰为老旧小区提供了升级的机遇。这是民生利好,也是投资利好。
由此推测,未来一年,一二线城市总体上市场上行压力有一定增加,价格、销售和投资增幅有波动,趋势是增长主导。三、四线城市市场向下的压力再增加,库存可能再度增加。对于明年以稳为主的楼市运行来说,这意味着既要避免“大涨”,还要防止“大跌”,预计房价下行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来说,或适度宽松过往调控政策。整体看,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内容将是双向调控,房价上涨城市压,房价下调城市不排除有稳定政策出台。
新四中为邻·拥唐城美景
倚岘山苍翠·临汉江之畔
建面约113-123㎡滨江美宅
现火爆热销中
地址:襄城区内环路与凤雏大道交汇处(新四中旁)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