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公别苑 |《庞公的前世今生》| 人文渊薮话庞公

搜狐焦点襄阳资讯 2019-05-14 09:44:4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传承·传世·传家 民发·庞公别苑

文|朱家红

庞公其地,世居襄阳古城东郊,代代农桑,近以菜蔬为著,闻名遐迩。其地实古,人文渊薮,名人轶事和名胜古迹举不胜举。时维三月,序属三春,我安步当车,在庞公斯境求访、探寻、品味……

我踟蹰于其南隅。庞公西南临山滨水之域,地促且狭,胜迹颇富,令人几近不能挪步。光是那因小而名的岘首山就是一座文化的富矿,历代文人歌咏不绝,尤以羊公胜迹为著,有“岘首载羊公”之誉。

羊祜镇襄,情系黎民,心系苍生,其没为百姓所念,为其建庙立碑葺亭且屡圮屡修——庙为羊杜祠、碑乃堕泪碑、亭是岘首亭。此外,晋太医令王叔和之墓、唐杜工部之墓、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墓,冯安邦将军及其殉难官兵墓,扎聚于此,更显斯山厚重。

▲岘山实景图

“凤林殒孙坚”亦在这里,岘首山南至观音阁2千米狭长地带即为凤林关遗址,因东汉末年刘表部将黄祖设伏于此击毙孙坚而天下知名,俗谓孙坚殒命处、刘表毙孙坚处。

观音阁,今寺前广场塑有观音立像,传闻观音菩萨仙游至此修炼传经得名;因寺庙毗邻凤林关,故又名凤林禅寺。观音阁旁旧有凤凰滩和凤林渡,惜胜景已杳,但尚存凤凰池和唐代副总戎来将军去思碑,不失为寻幽探胜、抚今吊古的佳处。

▲滨江绿色长廊实景

我徜徉于其北端。庞公北端,西接襄阳古城,北隔汉水和樊城相望。刘备经新野,走樊城,于此过渡借荆州。刘琦于此登台撤梯问计诸葛,外放保平安。邓愈于此筑长门、建闸口,率师北伐。其后,此地建有供奉水神保平安的杨泗庙、供奉泰山神保太平的东岳庙、念经度日的尼姑庵——牟尼庵、安葬无主尸骨及贫苦者骸骨的慈善机构——漏泽园……

我徘徊于其东部。刘表于此建台呼鹰,抒情壮怀。庞德公、司马徽宅居于此,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褰裳,率尔休畅。庞统故宅,为云峰(封)寺,为凤栖书院,为庞公祠……历为胜迹。黑龙潭,因水深而碧、中有黑龙得名。唐代牛僧孺镇襄阳,久旱祈祷不应,强驱黑龙。大悲寺,因寺内绘有大慈大悲观音画像而得名。宋代曾巩于此撰《大悲祈雨文》、《又大悲祈雨文》及《大悲谢雨文》等祭文,祈祷民康。宋元襄阳之战,元军筑堡以困城,于此筑有渔兰城堡。

庞公地处城东一隅,如此人文荟萃,殊为难得,漫步斯地,不免令人沉醉其中。在为之倾倒之余,亦深感庆幸——庞公人文鼎盛,底蕴深厚,诚为宝藏;其必将助力庞公开发,功莫大焉。

庞公胜迹实多,恐不能详致,特加整理,录之于后,以启来者。

▲襄城实景图

庞公祠

庞公祠是纪念三国襄阳名士、蜀汉中郎将关内靖侯庞统的祠宇。其先是庞统故宅,后改为云封寺,明正德年间都御史陈雍辟寺为凤栖书院,万历年间名庞统祠,其后又复为寺,清代再葺为祠,乾隆年间称庞靖侯祠、道光年间名庞公祠。1935年特大洪水被冲毁,稍后村民捐资在旧址重修四间瓦房。1949年后曾改为小学,1973年拆毁。遗址处相关纪事碑刻被文物部门集中保管。庞公祠遗址位于庞公街道庞公祠社区陶家湾自然村。

堕泪碑

堕泪碑是襄阳百姓为纪念西晋征南大将军、太傅羊祜而立的碑碣,亦称羊公碑。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十一月,羊祜病逝,襄阳百姓为其建碑立庙以志纪念。每逢时节,百姓祭拜,睹碑生情,莫不流泪,杜预因命碑名“堕泪碑”。

晋永兴年间(304~306),刘弘出任荆州刺史主持重立羊祜纪念碑,李兴撰写《晋故使持节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羊公之碑》碑文。南北朝时期,刺史张敬儿毁弃。梁大同年间,重修,碑高一丈一尺,碑正面为刘之遴撰文和刘灵书写“堕泪碑”,碑阴仍用李兴所撰碑文。唐大中九年(856),李景逊重立。宋仁宗年间,燕肃重立。元代,杨廷臣、吕蒙辅重修。明弘治十四年,再次重立。1983年,襄樊市文物管理处重立新碑,碑正中有书法家王树人所书“堕泪碑”三个大字。堕泪碑旧时位于岘首山羊杜祠旁。

▲堕类碑遗址

羊杜祠

羊杜祠,为纪念西晋征南大将军、太傅钜平成侯羊祜和镇南大将军杜预所修建的祠堂,故名。创自西晋,咸宁四年(277)征南大将军羊祜病逝,襄阳人在岘首山南麓建庙立碑以志纪念,庙名羊侯祠;后屡毁屡修,宋代重建。

明代称羊公庙,洪武甲寅(1374),知府寻适重修;天顺二年(1458),知县李人仪撤旧重建;成化年间,副使马震重修;正德年间副使聂贤、知府吴华、万历年间知府万振孙相继修葺。

清雍正年间,守道鲁之裕改建并增设杜预牌位,称羊杜祠;乾隆四十六年(1781),守道陈大文重修并作记;嘉庆年间知府刘廷谟、道光年间知府周凯、同治三年(1864)知府方大湜相继修缮,周凯修缮后亦作记。

1949年建国初,尚存正殿三间、客厅三间(名三至堂)、卧室两间、廊屋三间,内存唐宋经幢两通,祠前是大门牌楼,门口立“江山留胜迹”石刻一通;后进一步维修,并将正殿改建为五间,所有石刻仍镶嵌室内墙壁。1969年,修焦枝铁路被毁。羊杜祠遗址位于庞公街道观音阁社区岘首山东南麓。今已重建。

岘首亭

岘首亭,因处岘首山而得名。始建不详,约建于襄阳为羊祜建碑立庙之后。唐代名岘山亭,见诸有“羊公留宴岘山亭”“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等诗句。宋代二修:一是宋仁宗年间(1022~1063)燕肃所修,一是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史炤重修并辟建光禄堂;熙宁三年,欧阳修作《岘山亭记》。

明嘉靖十三至十七年间,张絅作《岘山亭记》并刻碑立亭中。嘉靖二十一年(1542),副使江汇于旧亭址稍右处修建新亭并取名“岘首亭”,陈垲作《岘首亭记》,这是岘山亭首次改称岘首亭。

隆庆五年(1571)左右,前后任职襄阳知府、湖广巡抚的汪道昆错误地把岘山亭和羊祜祠改建至岘石处。崇祯六年(1633)至八年,知府唐显悦将亭移回岘首山原址仍名“岘首亭”,并于亭侧造一小亭,名“岘山亭”。

清雍正年间,守道鲁之裕认为羊祜登临处在龟山(今真武山)并于此建新亭,不久而废。道光二十七年(1847),襄阳知县熊宝书在岘首山原址重建岘首亭,但不到一年即倒。光绪六年(1880),知府恩联于原址重修,名亭“文笔峰”。1966年修焦枝铁路,亭与羊杜祠一同拆毁,原址仅存一堆瓦砾。今已复建,得以重现。

▲岘首亭效果图

凤林关

凤林关,因地处襄阳城南凤凰山(凤林山),古时为岘山南北通道的大关隘,故名;因东汉末年刘表部将黄祖设伏于此而击毙孙坚,俗谓孙坚殒命处、刘表毙孙坚处。《襄阳县志》记载:“凤林关,距城十里,在岘山南麓,为凤林渡,昔刘景升设伏毙孙坚即此。”凤林关遗址位于庞公街道观音阁社区西南750米处。今把南起凤林禅寺(观音阁),北至岘首山这2千米来长东临汉水、西傍凤凰山的狭长地带确认为其遗址。

呼鹰台

呼鹰台,因刘表主襄期间于城东修建一高台、作《野鹰来曲》并经常登台高歌,以壮其怀得名。因刘表字景升,故又称景升台。习凿齿《襄阳耆旧记·卷第四·城邑·呼鹰台》:“刘表为荆州刺史,筑呼鹰台,作《野鹰来》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南有鹰台,号曰景升台。盖刘表治襄阳之所筑也。言表盛游于此,常所止憩。表性好鹰,尝登此台,歌《野鹰来曲》。其声韵似孟达《上堵吟》矣。”唐代吴从政《襄沔记》:“刘表呼鹰台,在县东七里,高三丈,周七十丈。”呼鹰台旧址当位于今鱼梁洲南、庞公祠遗址附近。今襄阳城东门外建有“呼鹰石”雕塑,至今襄阳一带尚有“打呜吼”的民俗,据说即是《呼鹰来》曲的遗风。

▲呼鹰台遗址

刘琦台

刘琦台,因刘琦于此台向诸葛亮问计,故名。刘表晚年暗弱,蔡氏势力很大,欲扶持刘琮接刘表的班。刘琦面临生存危机,他把诸葛亮请到此台之上,摒去旁人,撤除楼梯,让诸葛亮为他谋划自安之术。诸葛亮指点刘琦,“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广舆记》记载:“刘琦台,在襄阳府治东,即刘表子琦与诸葛孔明谋自安计,登楼去梯处。澍案:《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刘琦台,县东三里。琦与诸葛亮登台去梯言之所也。”

旧址当位于今闸口附近,因刘琦于此台向诸葛亮问计,故名。刘表晚年暗弱,蔡氏势力很大,欲扶持刘琮接刘表的班。刘琦面临生存危机,他把诸葛亮请到此台之上,摒去旁人,撤除楼梯,让诸葛亮为他谋划自安之术。诸葛亮指点刘琦,“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广舆记》记载:“刘琦台,在襄阳府治东,即刘表子琦与诸葛孔明谋自安计,登楼去梯处。澍案:《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刘琦台,县东三里。琦与诸葛亮登台去梯言之所也。”

观音阁

观音阁,因南海观世音菩萨仙游至此修炼传经,故名;又名凤林寺。相传,南北朝时有两名僧人用船载金银顺汉江东流而下,至襄阳凤林关遇一险滩,船覆金沉。沉船处忽见一凤凰腾飞而起,僧人深感怪异,谓此地为宝地,即决定不再南行,遂在此建寺修行,名凤林寺。东晋年间,始建;清顺治十四年,大修。

1995年冬,倒塌;1996年夏,由台北松山寺返惠州居住的达法法师倡导重修;1998年,观音阁大雄宝殿及其他庙宇修复。2001年10月,经上级宗教部门批准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现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7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千佛殿、五福殿、天王殿、寮房、斋堂。邻近有凤凰池、来将军去思碑、龙王洞等景点。凤凰池旁旧有凤凰亭,今“凤凰亭”石刻存米公祠内。观音阁位于庞公街道观音阁社区西南,距居委会驻地1.2千米。

▲观音阁实景图

晋太医令王叔和之墓

晋太医令王叔和之墓为纪念晋代太医王叔和而修建的墓葬,故名。《襄阳县志》记载:“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晋乱侨居襄阳。墓在岘山,墓碑及碑阴,明隆庆六年(1572)良医正江西浮梁凤岗金尧谟立,范于野题。” 1928年,范石生重立石碑一通,书:“晋太医令王叔和之墓,范石生题。”此碑1968年散失。1994年,由襄樊市文物局将墓碑移至岘山脚下。现今,占地面积5平方米,环境幽静,山青水秀。王叔和(201~280),名熙,高平(今山东微山县)人,为避乱流寓襄阳。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俗云:“襄阳有个王叔和,活人治得死,死人治得活。”晋太医令王叔和之墓位于位于庞公街道观音阁社区岘首山西麓杜工部之墓北侧。

唐杜工工部之墓

唐杜工工部之墓,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修建的墓冢,故名。唐大历五年(770)仲冬,杜甫病逝湖南,其后人自河南巩县前往奔丧,路经襄阳,其孙感于杜甫生前对襄阳的眷念和向往,同邑人建衣冠冢于岘首山,立一通大碑,上书“唐杜工部墓”,后人以此沿袭之。1928年,国民党51师师长范石生为墓碑题字,后散失。1983年,襄樊市文物管理部门重刻石碑,碑高1.8米,宽0.8米,上书“唐杜工部之墓”。现今,墓高2.5米,直径5米,占地面积15.7平方米,墓周青草遍缀,林木掩映,环境清幽安谧,是一处难得的人文胜迹。杜甫,祖籍襄阳,曾任校检工部员外郎,自称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唐杜工工部之墓俗称杜甫衣冠冢,位于庞公街道观音阁社区岘首山西麓。

副总戎来将军去思碑

副总戎来将军去思碑,因襄阳地方士绅为唐代来瑱将军著文勒碑,颂扬德政,表示去后留思之意,故名。碑青石质,坐东面西,单层方座,碑身右下角有长0.7米、高0.8米裂纹。面积1.8平方米。高2.32米、宽0.85米、厚0.22米。额楷书“副总戎来将军去思碑”,正文不清。20世纪70年代,观音阁村民张建国平整土地发现,重立并用墙体加盖保护。1984年10月,被襄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襄樊市文物保护单位”。来瑱,今陕西彬县人,自小随父征战,因功升为殿中侍御史、北庭行军司马。天宝中期官至赞善大夫,左拾遗张镐荐其才干,任为颍川(今河南许昌)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坚守颍川,安禄山始终无法攻克。乾元二年(760),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广德元年(763),被流放途中赐死。来瑱略知书,尚名节,崖然有大志,作战勇猛,性格刚烈,贼众怕他,称其为“来嚼铁”。副总戎来将军去思碑位于庞公街道观音阁社区观音阁寺庙下凤凰池东北山包。

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墓

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墓,因唐末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葬此,故名。刘巨容第37代嫡系子孙刘本桥到观音阁社区寻宗问祖,确定其墓址。占地面积3平方米。刘巨容(826~889),唐末抵御黄巢起义的著名将领,曾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后被掌权宦官诬告而死,葬于岘首山。刘巨容墓位于庞公街道观音阁社区东南,距居委会驻地120米。

渔浦潭

天顺《襄阳郡志·二卷·津渡·襄阳县》记载:“渔浦潭,在县南八里,其潭深而聚鱼”,故名。 孟浩然有《早发渔浦潭》:“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渔浦潭当位于庞公街道十家庙社区附近。

黑龙潭

天顺《襄阳郡志·二卷·津渡·襄阳县》记载:“黑龙潭,在县东五里,水深而碧,唐牛僧孺镇襄阳,久旱,祈祷不应。人曰汉江中无龙,一湫中有黑龙难制,强驱之必为灾,因命驱之,果大雨,漂流万家”,故名。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九·湖广五·襄阳府·汉江》记载:“《水利考》:古大堤西自万山,经檀溪、土门、龙池、东津渡,绕城北老龙堤,复至万山之麓,周四十余里。年久堤溃,而龙池、东津一带又多浮沙。明初,修截堤一道,自长门之土门,后渐颓废。”《水利考》所载“龙池”即黑龙潭。当地百姓在池边修寺,名龙池寺。此寺在民国襄阳地图上标注于“涂家巷”和“申家巷”之间位置。黑龙潭当位于今河心村一带。

大悲寺

大悲寺,因寺内绘有大慈大悲观音画像而得名。北宋曾任襄州教授的教育家邹浩写有《宽夫率同诸公谒大悲寺观所画圣像以回向心地初分韵赋得初字》:“襄州城东十里余,天仙大悲江上居。白龙盘伏不敢动,澄波如练风前纾。饱闻黔首喜相谓,微其妙相吾其鱼。鼎来巾履陪作礼,他年假道今题舆。毫端愿力郯有感,手目纵横随卷舒。高亭短棹青春里,云雨晓霁乾坤虚。谁将五色染万物,物物可意难亲疏。会须指顾发深省,此心长似楚香初。”诗中不仅交待了大悲寺坐落方位,而且描写了所处的优美环境以及百姓对画像的赞许。

此外,宋代李復、宋痒、葛胜仲等都写关于大悲寺的诗作。曾任襄州知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多次祈雨于大悲寺并撰有《大悲祈雨文》、《又大悲祈雨文》及《大悲谢雨文》等祭文。

渔兰城

渔兰城遗址当位于今星光路与鱼梁坪路(通往东津的内环路)交叉处的北面。天顺《襄阳郡志·二卷·古迹·襄阳县》记载:“渔兰城,在县东六里。”天顺五年(1461)编纂成书的《大明一统志》记载:“邓城旁有牛首、安阳、古城、红岩、白河、沙河、渔兰、新城、淳河、滚河等十城,宋元筑此于要津,以绝襄阳外援,故地址尚有存,《旧志》合‘邓、鄾’二城为十二连城,考之《宋史》惟白河、新城为元人所筑,余者皆不见于史。”

伍娘子庙

天顺《襄阳郡志·二卷·寺观祠庙·襄阳县》记载:“伍娘子庙,在县东南七里,事见伍娘子洲下。”伍娘子洲(即今鱼梁洲),俗传伍大夫之妻望夫处。伍大夫即伍子胥。伍子胥,春秋楚国人,故里在今襄阳市谷城县冷集镇沈湾。伍子胥在父亲和长兄被楚平王囚禁冤杀之时逃往吴国,辅佐公子光(即阖闾),夺取王位,举荐孙武为将,使吴国成为强国。伍子胥曾率兵攻入楚都,报了楚王杀害其父兄的深仇大恨。传说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其妻追至襄阳盼夫归来,伍娘子洲因此得名。后人感佩伍大夫夫妻情深,特建庙以祀之。

东岳庙

天顺《襄阳郡志·二卷·寺观祠庙·襄阳县》记载:“东岳庙十一处,一在鱼兰坪。”东岳庙属泰山庙系列。涂巷村曾出土一通清光绪年间残碑:“盂兰坪,城东十里,有泰山庙……”该泰山庙或许就是由明代东岳庙而来。

牟尼庵

牟尼庵旧时位于闸口东南几十米处。牟尼庵系尼姑庵,初名目连庵。

杨泗庙

杨泗庙位于闸口东侧。杨泗庙为祭祀水神、祈祷避免水患的庙宇。

漏泽园

漏泽园位于闸口正南百米,旧时和护城河相望。漏泽园为古代官府安葬无主尸骨及贫苦者骸骨的公共墓地,是一个较高制度化的慈善福利机构。

传承·传世·传家

民发·庞公别苑

庞公之心,拥一线壮阔江景

景区环绕,享一脉外滩盛景

毗邻四中,阅一流名校书香

传世宅苑,藏一处家族荣光

▲示范区实景

往期精彩回顾:

民发·庞公别苑微楼书

民发·庞公别苑户型鉴赏

民发·庞公别苑VR全景漫游

项目地址:襄城庞公新区滨江大道中段

(庞公大桥与滨江大道交汇处往南2km)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