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回家,格外想念“家襄味”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
往年,在外打拼漂泊的游子们,独盼着念着一年一次的跨年仪式,和家人买年货,晒腊味,围炉唠嗑,温情相守。
今年你会选择回家过年吗?
因为全国疫情防控,很多“打工人”毫不犹豫地加入就地过年的洪流中,即使远隔万里山河,见屏如见面,愿祈平安为福,心相聚,即是团圆。
在异乡,襄阳娃不需要过多的寒暄问候,一碗热腾的牛肉面,一碟咸香的大头菜,一块甜意的腊肉粑粑,就可以成为你、我、他,每一个在异乡的乡愁解药。
@远洋之外的游子
x
“牛肉面之于襄阳,就像热干面之于武汉,是城市最鲜明的标志,没有之一。”当然,它也是襄阳人用舌尖回味襄阳的排名前列选项。
远洋飞机 图源网络
5年前,在知乎“你如何评价襄阳牛肉面”的问题下获得高赞,我在大洋彼岸的国外呆了7年,其中有整整5年,图省钱忍着没有回家,第6年实在捱不过了,终于下定决心要回来了。
吉鑫牛肉牛杂面馆 图源网络
熬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顶着日夜颠倒的时差,下飞机后的排名前列件事,就是去吃一碗热腾腾的襄阳牛肉面。
这一碗风味,想了很多年。
牛血色红油铺满整只碗,葱花、香菜、辣椒面点缀其间,呼哧呼哧地吸进一大口面条,再吃一筷子牛肉牛杂,舌尖的记忆像是触动了脑海里的阀门,泪腺终于失控,忍不住地一边闷着哭一边狂吃,像是要堵住这些年里泉涌般的思念,越吃越香,生怕再也吃不到这一口家乡的风味。
▼牛肉面
襄阳牛肉面 图源网络
@思襄的异乡人
x
因为小时的熏染,爱吃大头菜成了很多襄阳娃终身戒不掉的爱好与习惯,且有瘾,一天不吃就难受得慌。
▼大头菜
襄阳特产大头菜 图源网络
小时候在家的早餐,必然是有大头菜吃,母亲只用青椒丝、红椒丝、姜丝和蒜丝混着酱红色的大头菜猛火爆炒,不出3分钟,香味四溢。
最常见的吃法是:把馒头或锅盔掰开,塞进油灿灿的大头菜丝,配一小碗白粥,一顿早饭就能让人吃个十分饱。
爆炒襄阳大头菜 图源网络
后来远赴外地工作,流转于各大城市的美食打卡街,也难寻大头菜质朴的身影;每次过年放假回老家,母亲就会提前上街买好大头菜,照旧用鲜榨的菜籽油炒香,实实在在地塞满一小罐,装进我的行囊,带着这份家的眷念,奔赴异乡的梦想。
@人间小吃货
x
襄阳有制作腊肉的传统,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会在屋檐下挂起腊鱼腊肉香肠,接受风与阳光的自然洗礼,沉淀着一年当中独有的韵味。
腊肉可蒸煮后葱姜蒜凉拌,也可下火锅配黄酒,或配笋干香菇煲锅汤,还有一种做法最讨馋嘴娃的欢喜——油炸腊肉粑粑。
▼腊肉
腊肉 图源网络
腊肉粑粑是众多腊肉制作手法中最讲究、口感较好的。母亲做这种年味是最得心应手的,腊肉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口感不柴口味不腻,煮熟切成薄片,裹面粉下油锅小火炸至金黄,等待腊肉的熏香渗出,方可起锅。
在厨房围观的小吃货们,早已蠢蠢欲动,来不及等腊肉粑粑放凉,就急急入口品尝,外皮酥脆,内里还带着一丝绵软的甜意,就像那一年里平凡知足的幸福。
▼腊肉粑粑
襄阳腊肉粑粑 图源网络
///
关于思乡
可以是景色,可以是家人
然而最多的还是
带着家乡标签的美食无论是幸福路常吃的牛肉面
还是母亲爆炒过的大头菜舌尖的记忆总能排名前列时间
触动脑海的思念
此刻纵然身处异乡
也似身在襄阳
今年
你是否还能吃到想念中的味道?
时光·国际艺术中心
路线指南
时光·国际艺术中心,位于丹江路和旭东路(解放路)两条城市主干道交汇处,公共交通路线贯通樊城、襄城、鱼梁洲、东津各个区域。
公交
因丹江路(解放路—中山后街)路段封闭,丹江路南站临时调整至中山后街。
乘坐2路、8路、20路、19路、73路公交抵达丹江路南站,需绕行九街十八巷还建房路段,行至丹江路与旭东路交汇处,即可抵达时光·国际艺术中心。
自驾
经鱼梁洲大桥方向而来的,可绕行九街、九街还建房路段;行至丹江路与旭东路交汇处,询问保安进入封闭路段,将车停至项目的停车场,随即进入时光·国际艺术中心。
丹江路拓宽工程封闭期间,以上是抵达「国投招商·雍江国际/时光国际艺术中心」的路线指引。今天的不便是为了明天的美好,敬请谅解。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