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园寻光 | 从建筑溯源,到文化新生

搜狐焦点襄阳资讯 2019-07-15 09:33:0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月9日-7月10日,正值融创古建保护专项基金签约虎丘塔影园之时,一系列以苏州园林为背景的文化活动,在依依苏州展开。 宅以容身,园以寄情。苏州园林重视建筑与园林美的形制及意境,更蕴藏着中国至高的美学思想和流传千年的人文生活方式。 一场文化“蘇醒”之旅,一个中国园林文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月9日-7月10日,正值融创古建保护专项基金签约虎丘塔影园之时,一系列以苏州园林为背景的文化活动,在依依苏州展开。

宅以容身,园以寄情。苏州园林重视建筑与园林美的形制及意境,更蕴藏着中国至高的美学思想和流传千年的人文生活方式。

一场文化“蘇醒”之旅,一个中国园林文化论坛,令今日苏州与千载姑苏对话,用文化为当下生活赋予更浓厚、更生动的风雅表情。

融创以“蘇醒”为题的“镜像姑苏”文化游学系列,旨在表达“中国文化的苏醒”,邀约苏州园林文化治学专家学者,建筑、美学、音乐领域大师,苏州文化推广人漫谈中国文化之美,苏州园林的哲学之道及美学根本。

《园冶问茶》

7月9日,晨烟浩渺的留园中,苏州园林专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卜复鸣,以当代茶席《园冶问茶》,开启了“小中见大”的园林艺术世界。

《园冶问茶》

喝茶话事、卧坐凉亭本是古时居住在苏州园林中文人士大夫的美事,人们跟随卜复鸣游园谈景,共同体会人与自然间的“通感”,在居游之间安心明性。 

《地上的文章—园林景境》

日影渐长,巳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生导师、苏州园林局顾问曹林娣于留园盛家祠堂细述园林故事——“张潮说过,‘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文章拟之园林实在太适当了。”

中国最美的居所就是宅园合一,而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瑰宝,它是艺术、自然与哲理的优质融合。苏州园林,如在地上作文章,需静心挖掘正确的文脉传承和结构气韵,才能生发出今日中式建筑之美。

《建筑与音乐的对话》

黄昏时分,师承贝聿铭的OIL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贝聿铭文献展》策展人林兵,与国家大剧院排名前列位民乐“年度驻院艺术家”、琵琶名家吴蛮漫谈建筑与音乐。

他们谈到建筑与音乐是相通的,越自然越高级,这种“自然”是历经磨砺,积累经验之后的认知与修养。

而居住环境将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如在苏州老宅中成长的贝聿铭先生,苏州园林成为他后来建筑生涯中不息的养分;中国音乐也是他一生中无法忘怀的旋律。

《浮生六记》浸入式园林版昆曲表演

沧浪亭,月中杨柳,水边楼阁,浸入式园林版昆曲 “浮生六记”正上演。随着表演,行游园林,观者在一出经典的戏曲里看见至美苏州。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半年一觉扬帮梦,昆曲与苏州园林两项文化遗产的古老神韵交相辉映。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一日之间,尽览中国文化美之精华。

7月10日,一场文化的交锋、碰撞正在进行。“园以载道——中国园林文化的溯源与当代表达”在融创苏州桃花源举办。

喜舍创始人厐喜,融创中国高级副总裁时宇,融创中国上海区域集团副总裁王爽,GAD建筑设计公司合伙人、总设计师蒋愈,苏州设计院园林分院院长计明浩,从苏州园林谈起,共论中国园林文化传承的意义与当代的新生。

园林,或者说园林文化是渗透到苏州人血液中的。古人造园其实要传递的是一种对自然、对世界的感受,从园林中的器物、触觉、观感,感受生活状态,它是一种方式,一种内涵,而不仅仅是一种中式符号。

用灵魂里的东西,唤起中国人心底的情结,我认为当下做中式,应该挖掘古人内心,找到古今互通的点,达到与现代人感受相契合的状态。

园林是中国最优秀的文化资产之一,我们为什么要签约塔影园,保护古建?

保护古建不仅是融创的文化情怀,更是融创从企业发展格局出发,制定的一项产品战略。

要建造好的中式产品必须打好根基,用系统的知识文化架构和营造方法来实现当代落位。那么,这种系统的知识文化架构和营造方法从哪里习得?除了文化典籍、文化平台的助力,最为直接的获得方式就是古建实物蓝本。古建实物蓝本里,凝结着许多被岁月遮蔽的珍贵信息,修复的过程,可以较大限度地发现中国建筑最原初的基因密码,为中式建筑赋魂。像塔影园这样的历史名园,就非常值得我们保护和学习。

古建保护,就是通过修复,梳理文化脉络,找到文化之魂;融创致力于古建保护的意义,就是为文化之魂找到新生的载体。文化传承绝不是一句落在纸面上的漂亮话,文化是非常具象的、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我们认为,这个踏踏实实、一砖一瓦的修复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较好的实践和注解,文化自信,就是在知行合一的日常实践中一点一滴地建立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学习古建,传承、转译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当代中国文化复兴——创造“安顿诗意与情感的一方天地,根植自然与文脉的时代作品”。

除了持续寻找中国人精神层面的本原,为融创的中式产品纳入更多精神层面的内容,未来,我们也会在形式创新这条路上持续往前跑,持续引领行业。

对我们来说,传承中国文化、传承中国建筑是一种使命,多年来,融创中式产品能够引领市场,只有一个秘诀——持之以恒。

可以说苏州桃花源是一个打开中式产品历史先河的作品,在其中,我们解决了许多工艺工法的问题,也做了许多创新,营造过程是从0到1的创举。

之后,我们的中式产品越来越多,也逐渐形成强的体系化能力,其中包括传统文化的转译能力:中式营造平台产业化搭建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营造的体系能力:定位、研发、设计、施工、工艺、成本全链条;高端精品的量产能力:规模化能力、标准化、品控;中式体系的组织能力:匠人精神、文人内核。

特别是,我们的核心设计团队非常稳定,许多人都在这个平台上做了八年到十年,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创造力,做出更多优秀的中式产品,为更多人创造内心的精神家园。

古老的非遗技艺时刻面临失传的风险,过去很多优秀的工艺工法已经消失。我们在做苏州桃花源的时候,如何找到这些匠人,如何让这些手艺在当代人手上延续下去,是较大的压力和使命。

幸好,苏州桃花源的项目影响力足够深厚,带动了全国民居类建筑寻找建筑匠人的“风潮”,未来,关于传承,我非常乐观。

但我们在说传承的时候,并非一味复古,而是积极采用现代的手法做传统中式,利用当代的技术优势、品质管控手段,高质量地把传统做得更好;利用当代设计理念、方法的融合,博采众长,让传统精神有当代表达。

当下,园林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随着中式产品全国范围内的落地,一人拥有一个园林不再是梦想。

园林是“活”的,它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改善,同时它也是一个文化载体,人们的生活情趣都可以在这里体现。一个园林三分靠建,七分靠养,是建造者和居住者共同完成的产品,其间共通的,是两者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拳拳心意。

古建保护公益行动,对于融创来说,是一个长期公益行动,未来,融创也会将古建保护形成长效机制,作为一个体系运营下去。

同时,融创做古建保护也不仅仅是留存建筑,更是一种无法割离的文化情感连接,一场不会停止的从古老到新生的文化实践运动。

未来,融创将持续探索,让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薪火相传——一座座新园林在全国更多地方落成,并向其注入更加接近中国人精神层面“本源”的文化内容,发扬流传千年的人文精神与富有韵味的生活方式。

融创坚信“总有心意传中国”,挖掘古建在当代的意义,才能让文化有内在生命力。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