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奇妙物语|走进最宜居的第五代城市尔湾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时光如水,总是安然
每一座城市的发展
都是一部史诗
○
尔湾(Irvine)位于洛杉矶东南的橙县,城市所在地原本是由家族企业尔湾公司掌管的农场。
尔湾城市面积172平方公里,距洛杉矶市中心64公里、洛杉矶港56公里,是全美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紧邻高级三大海滩。
尔湾实景图
第五代城市,是指倡导生态环境、人类生活与经济增长的和谐与共赢,为科技产业、生活、工作创造适宜的城市环境。
美国尔湾是被公认的第五代城市,“运行较好、最宜居、最安全”已经成为尔湾的城市名片:
◎2008年,在CNN全美宜居城市评选中排名第4
◎2011年,在《商业周刊》全美较好的城市排名中位列第5
◎2014年,被华尔街24/7评为全美运行较好的城市
◎从2004年开始,连续超过10年被评为人口10万+城市中最安全的城市
宜人的气候、优质的学区、理想的治安以及先进全美的城市规划,让尔湾在近10年的时间里,始终在美国最宜居的“热门城市”排行榜中名列前十,且多次位列榜首。
尔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场变为美国较受欢迎的城市之一,也并非无迹可寻。
尔湾在建设之初,就是一个经过规划的城市。
尔湾南部地区总体规划图
尔湾的开发经历了四个阶段:
萌动期:建设尔湾农场 (1860-1959)
各方力量助力尔湾发展
19世纪60-70年代,詹姆斯·尔湾从西班牙和墨西哥人手里得到了建设尔湾农场的土地,整个农场拥有广阔的橘子林和胡桃、鳄梨、利马豆和绵羊等物产。
上个世纪50年代,洛杉矶开始向南部发展,为尔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加州大学也有在这里建设新校区的意向。
1959年,尔湾公司捐出4.05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校区,加州政府也捐出了2.025平方公里的土地,尔湾的开发开始加速。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实景图
发展期:“大学社区”时期 (1960-1970)
科学理念奠定城市格局
尔湾的规划和开发秉承着“精明增长的原则”。在这一时期,加州大学聘请著名建筑师威廉·佩德拉对尔湾校区进行规划。
1960年,威廉·佩德拉设计出围绕尔湾加州大学分校规划的新社区。
他设想的这个“大学社区”,占地405平方公里,能容纳10万居民,沿海岸覆盖121.5平方公里的土地。早期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这一地区不同村落的规划、城市整体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尺度关系,并规划保留了大规模的开放空间和保护区,充分考虑了水资源循环的利用。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实景图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实景图
飞速期:50万人的社区阶段 (1970-1977)
再规划完善社区功能
随后几年,后继者不断充实和完善威廉·佩德拉的早期设计。
1970年,雷·沃森和理查德·里斯等新设计师设计了在2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容纳50万人的社区,并向政府提交了土地使用和交通系统,包括街道景观设计和横越道路走廊的规划。尔湾市政府在这一规划的基础上,降低了开发强度。
尔湾公司的尔湾总体规划图 (1970 年版 )
1977年,尔湾公司又邀请美国费城著名的华莱士、麦克哈戈、罗伯特和托蒂等四家规划设计事务所进行了城市设计研究。这次规划的特点是运用园林开发理念为各地块和地区赋予了不同的尺度特征及露天场地的保护。
尔湾城市总体规划图 (1977 年版 )
成型期:城市边缘区阶段 (1977—今)
合理布局让尔湾熠熠生辉
20世纪80年代晚期,尔湾的开发接受环保主义的理念,保存了超过农场一半以上的开放空间,大约178.2平方公里的农场土地被规划为自然栖息保护地,城市发展主要围绕在这些自然栖息保护地、公园及开放空间进行布局。
尔湾保护与开敞空间图
安全的生活环境、艺术级的运输系统、良性竞争的商业氛围、正规完善的教育机构与和睦相处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尔湾。
尔湾城市实景图
每一次规划
都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一座城市想要保持可持续生长,一开始就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30多年前的美国尔湾和深圳华侨城如此,如今的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中国襄阳)同样如此。
深圳华侨城实景图
秉承“规划就是较大的财富”的理念,华侨城联手世界先进设计团队“株式会社日建集团”描绘城市发展的蓝图,构建一座高级绿色文化新城。
日建集团规划手稿:城市水系
引汉江水入城,将6个滨水公园与水系连通,实现城市水系和道路的生态有机。通过生态过街天桥,使南北两区景观及慢行系统无缝连接,形成科学的立体生态网。
华侨城奇幻度假区(中国襄阳)效果图
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呈现出一片少有的大城未来图景。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发展建设,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制定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从而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并进一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一个成功的城市建设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人工与自然完善结合,追求科学与美感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