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台词,也能成就高级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有一种表演方式,演员不可以说话,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表达,但可以发出笑声、哭声,一些情节还可以通过旁白来完成。
默剧,作为原始人类交流的形式之一,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出现,在上世纪经历了最辉煌的默片时代,如今最常见的输出场所开始转向剧院。
古希腊和罗马
x
展演日常,美德教化
默剧是自我表达的媒介之一,也是原始蛮荒时期用来沟通的方式。在有语言之前,默剧已经被原始人用来作沟通与表达“需要”与“想要”的工具。
雅典酒神剧场照片 图源网络
当到了古希腊时期,默剧已经发展成“展演日常生活”的戏剧形式。
最早期的默剧原则被称为“ethologues”,当时识字的人并不多,为了要普及“端正道德品格”观念,默剧演出在当时是较快速又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雅典酒神剧场照片 图源网络
默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几乎是现实主义戏剧的前身,也是电影演员的起源。
它最早出现在雅典的酒神剧场里,古希腊最伟大的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阿里斯托芬,都在酒神剧场演出自己的作品。当时超过一万名的观众观赏着“戴着面具”的演员表演默剧。而“戴着面具”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演出形式,后来意大利即兴喜剧受其影响颇深。
意大利即兴喜剧
x
蓬勃兴盛,名气横扫欧洲
一直到了公元前四、五世纪,雅典开始发展喜剧与悲剧。罗马人将希腊的默剧艺术带回意大利,加以改革后,融入自己表演文化中。罗马人对于表演极度狂热,很快接受并承袭了从希腊传回来的新形式戏剧,于是开始大肆新建与修建剧场,编写属于自己的默剧形式。
意大利即兴喜剧 图源网络
到了十六世纪,默剧在意大利达到先进,却是以即兴喜剧的方式出现。
于1500年左右,即兴喜剧开始流行于大街小巷里的市集中。有人说即兴喜剧源于两位街头艺人,他们戴上面具,以夸张的肢体吸引注意,创造出具有亲和力,又同时拥有热情的角色。
而这两位演员是“Arlecchio” 与 “Brighella”,他们不是创立这形式的人,而是他们的演出影响了后来许多的表演者。他们当初表演的角色叫做”定型角色“,通常是一对或是一组人的演出,角色是固定的,将每个角色的夸张化后的演出形式。
街头默剧表演 图源网络
就算是这些剧团走访他乡,也不会有语言的障碍。
这些剧团在横扫整个欧洲,他们运用默剧与Zanni滑稽逗趣的肢体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感染力是无比强大的,各国的表演者开始纷纷仿效Zanni的风格。
街头默剧表演 图源网络
到了1576年,默剧正式的传入了法国,默剧中许多的手势符号与小人物开始渐渐地成形与建立,也开始为大众所知悉,在法国了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出形式。
现代默剧
x
在无声的影像中,辉煌世界
又过了两个半世纪左右,1811年,来自波西米亚的杂耍家庭在巴黎演出默剧。
Jean Gaspart Batiste Deburau(尚·德布侯)在Boulvard du Temple 做了一场名为《走钢索的人》的演出后,便一直在这个剧场演出直到他去世;在此期间,他将默剧中粗鄙的闹剧舍弃,将其演绎成现代默剧的雏形。
卓别林默剧电影 图源网络
无声电影时代,便是默剧最为辉煌的时期。
这时候默剧发展成为抽象默剧和具像默剧两类,还产生了以查理 · 卓别林为代表的默片演员。卓别林堪称是世界喜剧的“鼻祖”,也是世界上排名前列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明星,在默片时代卓别林的成就和影响少有,他带着圆顶礼帽和礼服的形象几乎成了默剧电影最重要的代表元素,至今仍不可磨灭。
卓别林电影《大独裁者》片段 图源网络
随着无声电影被有声电影取缔,默剧也逐渐淡出了观众的视野。
在如今各种唱跳综艺、特效喜剧霸屏的时代,“无声胜有声”的默剧反而成为更珍贵的存在。
默剧本身具有的自由,是它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没有边界的创作,也将在现代大都市里呈现出独特地艺术文化和魅力。
时光·国际艺术中心·光年剧场近期将有“默剧”献映,在无声的世界里演绎欢乐,敬请期待!
时光·国际艺术中心
路线指南
时光·国际艺术中心,位于丹江路和旭东路(解放路)两条城市主干道交汇处,公共交通路线贯通樊城、襄城、鱼梁洲、东津各个区域。
公交
因丹江路(解放路—中山后街)路段封闭,丹江路南站临时调整至中山后街。
乘坐2路、8路、20路、19路、73路公交抵达丹江路南站,需绕行九街十八巷还建房路段,行至丹江路与旭东路交汇处,即可抵达时光·国际艺术中心。
自驾
经鱼梁洲大桥方向而来的,可绕行九街、九街还建房路段;行至丹江路与旭东路交汇处,询问保安进入封闭路段,将车停至项目的停车场,随即进入时光·国际艺术中心。
丹江路拓宽工程封闭期间,以上是抵达「国投招商·雍江国际/时光国际艺术中心」的路线指引。今天的不便是为了明天的美好,敬请谅解。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